 
- UID
- 5
- 帖子
- 1217
- 主题
- 9
- 精华
- 0
- 积分
- 28521
- 阅读权限
- 80
- 注册时间
- 2011-8-17
|
正在听莫扎特《C大调键盘前奏曲与赋格》,K.394 古钢琴演奏,演奏者未知
这是莫扎特较为严肃的作品,且相对冷门。从感官上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好听。曲中荡漾者纠结、急躁、不安……
随着年龄的增长,好听、时髦,不再是欣赏音乐的标准了……
小段子:
当从离退办处得知自己暂时还停留在1996年春天时,登不免惆怅起来。新世纪的物件只得藏到包里,然而书包的款式却无法掩盖,众人投来异样的目光。
“趁着天气好,出门徜徉一番。”
登移步西三环的正门,临出门之前却停下脚步——那幢走过风风雨雨的老楼赫然伫立。登心底的离愁纵然泛滥,不过无言的叹息终战胜忘我的呐喊。出门北去,西三环远没有现在的纷乱拥挤。一辆辆斑斑锈迹,机油味呛人,排放浓烈的通道公交车令登极不适应,好像自己刚从兖州煤矿井下上来。今非昔比,哦不应该是昔非今比的花园桥,令登花费了一刻钟才反应过来自己的位置——20年前还没有玲珑路和地铁站。
登才意识到自己带着随身听,摁下play键,正好是莫扎特的冷门的k394,《C大调键盘前奏曲与赋格》,虽是现代钢琴演奏,但仅仅是两声部的赋格(这首曲子是声部数量不知,应该是两声部赋格)如同渡持剑刺向自己!一阵惶恐伴随着幻想中的炸裂声叩击着登本意些许寂静的心房——渡粉碎的只是镜中的自己。登快步穿过三环路。
接下来去紫竹院欣赏翠竹的坚韧挺拔同时听琴,还是车公庄大街的缤纷的碧桃。登坐在花园村车站斗争片刻。磁带中有几首古琴曲,古琴特质泛音的美感,令登每每折服,赏竹最适合不过。而车公庄大街的碧桃却是北京不是景点的景点。在水利水电研究院和建设部大院的隐隐衬托下,时代的凝重感、部委大院那份文化感深厚地烙印在每棵树上,无论是传统行道树泡桐还是五彩的碧桃。
思来想去,登还是青睐后者。原因恐怕是去紫竹院要经过昌运宫,令登不禁想到17、18世纪之交的某位有名的铁帽子王。然而动摇登实际还是是竹子——自己漫步其中是否会遭遇芥川龙之介《竹林中》的事情?若是那样不如赏赏花,体验有些人所谓朴素的布尔乔亚情调。
写不动了……不跟单位耗着了……
请登、糖、艾指导…… |
|